5日上午,恩来致电广州国民政府,报告东征军进驻鲤湖、揭阳和汕头的情况,建议国民政府制定更新潮汕行政和统一军民财务的方针。下午,在适宜楼东楼二楼办公室里召开汕头各界人士座谈会,商讨恢复9月份被陈逆强迫解散的国民外交后援会、罢工委员会和各界群众团体的组织和活动问题。经过一天多的准备,各团体就开会恢复了工作;8日,罢工委员会就做出了进一步开展罢工和封锁香港的斗争。
6日,蒋介石率总指挥部抵汕头,住到适宜楼的西楼。7日、8日汕头各界两次召开欢迎东征军的集会。8日,东征军总指挥部决定:何应钦、谭曙卿、程潜率部分三路部队入闽追歼陈炯明残部;李济深率部转赴南部讨伐敌邓本殷部。
8日晚,恩来以东征军总政治部的名义,在汕头太平酒店设宴欢送第4军官兵回师南征。4军军长李济深、副军长陈可钰、参谋长邓演达、政治部主任麦朝枢、11师师长陈济棠、副师长徐景唐、独立旅旅长张发奎、参谋处长叶挺等应邀出席,东征军总指挥蒋介石应邀作陪。席间,恩来和蒋介石都盛赞4军在二次东征中立下的赫赫战功,并预祝他们在南征中取得完胜;4军的李济深等将领纷纷感谢总指挥和总政治部主任对4军的支持。宴会上,推杯换盏,觥光交错,气氛十分热烈。
宴会后,恩来亲送李济深至下榻的房间,与其长谈,在谈到4军发展时,再一次提出了扩编铁甲车队的建制问题,还提出新建团将由叶挺出任团长。李济深高兴之余,痛快地答应:“这次独立旅扩编成师,就给你一个团的建制。”恩来立即表示感谢。其实,恩来早在两天前就从叶挺的报告中得知:这次回师后、南征前就要扩编独立旅为第12师。叶挺原是李济深时任参谋长的粤军第1师的直属工兵营副营长、后调任孙中山警卫团2营营长,1924年秋赴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和红军学校学习,并加入了共产党,今年8月与聂荣臻、穆青、傅烈等七名学军事的同学回国,9月中旬分配到广州,由恩来代表区委再分配到第4军任参谋处长,且其秘密党员身份只与恩来联系。恩来在征求叶挺意见后,与区委决定由他担任新建团团长。
9日上午他去潮安参加各界在西湖运动场举行的欢迎东征军大会,并发表演说。在会后与各界民众合影后,连午宴都没有参加,就以“岳母自天津南来,须回穗安排”为由,向总指挥部请假,从水路返回广州。
回到广州,应恩来建议立即召开了区委会议,对新团组建进行了再次研究,作出五项决定:(一)新建团仍实行“三三制”,团下设三个营和两个直属队,每营设三个连,每连设三个排,每排三个班;士兵除铁甲车队外,从罢工工人、失地农民中招募。(二)全团的连以上的军事干部都由共产党员担任,其中团长叶挺、副团长罗隆、团参谋长吴济民、团党代表吴季严,第1、2、3营营长分别为周士第、贺声洋、杨宁,连长除三名由铁甲车队的三名排长升任外,其余六名连长和直属队队长均从黄埔毕业生中选任。(三)全团建立共产党支部,团部、三个营和两个直属队各设一个党小组,党支部干事会由吴季严、叶挺、周士第、董朗、吴济民组成,其中吴季严任书记。(四)新团驻地设在肇庆,团部设于肇庆阅江楼。(五)新团属于中共广东区委领导,周恩来直接负责,由区委组织部长穆青和军委组织干事傅烈负责联络。吴季严是陈独秀的外甥,他随舅舅参加革命,受中共中央派遣到国民革命中心广州工作。
区委会议后,恩来又连续相继召开了军委会议和新团的党支部干事及党小组长会议,布置、落实新团组建工作。
恩来在穗两天恰逢邓颖超陪同何香凝去外地视察妇女工作,岳母杨振德还未到穗,他只得在文德楼的家中给小超留下便函,就匆匆返回汕头。他在便函中略述了近况及思念之情,嘱咐母亲来穗后家中雇个保姆照顾老人,同时让陪同来穗的三弟恩寿由中共广东区委推荐报考黄埔军校。
恩来回到汕头,立即召开汕头罢工委员会会议,传达他返汕前在省罢工委员会询问到的罢工办法和政策,决定将被查封的德国同济医院拨给罢工委员会作办公和工人纠察队宿舍之用,还决定拨几十支枪武装纠察队。与会人员高兴不已。此时,又传来了追歼陈军残部的三路大军传来捷报:他们分别在福建的永定、和平等地全歼逃敌,第二次东征胜利结束。会场更是欢声一片。
11月16日上午,蒋介石在汕头召开了第1军连以上军政人员联席会议。他对二次东征进行了总结,肯定全军官兵“通通能够忍耐劳苦”、英勇杀敌,“真真不愧为孙大元帅的部下”;甚至他对政治工作人员也颇为赞赏:“各军中有党代表政治人员,演讲使明主义,方能勇敢摧敌;住行一地,开官兵联欢会,宣言、标语播扬革命宗旨,故民众愿与合作。此得力于宣传及严肃军纪,不拉夫与购物公道之效果也。”
蒋介石话锋一转道:“但是,我们今天的胜利,只是一个小小的胜利。我们还要北伐,要统一全中国,要在全国实行总理的三民主义。这就需要革命队伍精诚团结、一致奋斗,尤其黄埔军校不可分裂!”
蒋介石意味深长地看了恩来一眼,继续道:“为了求得团结的诚意,国共两党须互通情况。为此,我们要求共产党方面把所有在黄埔军校及在军队中的共产党员的名字、所有加入了共产党的国民党员的名字都告诉我们。周主任,你说呢?”
与会的孙文主义学会分子,兴奋地直叫好,而青年军人联合会的成员却表情冷峻。
恩来一直神态自若地听着蒋的演讲,就是演讲最后的突然袭击也没有让他声色外露。对于这次突然袭击似乎既在他的意料之中,又在他的意料之外。在黄埔军校、平定商团、一次东征、讨伐杨刘及本次东征中,他和蒋都配合密切,但是他同蒋在对待学生、军队的目的和手段上有着根本的不同:他是从拯救国家、服务民众方面教育和要求他们,而蒋是从本人前途、培植亲信方面拉拢和引诱他们的。随着蒋在国民党内地位的跃升、声誉的提高、军权的扩大,随着国民革命的深入,蒋介石的中派身份将迟早会滑向右派营垒,蒋迟早会以某种形式发动突然袭击的。恩来从蒋一直不让共产党员教官和毕业生担任军事干部等一系列事情处理中,看出了这种倾向。令恩来意外的是蒋的突然袭击来得这样快,二次东征一胜利就发生了。
这次与会的三四百人基本上都是黄埔军校的教官或毕业生。恩来从容地站起身,象昔日在黄埔军校课堂一样进行演讲。他高度赞扬国民革命军官兵,尤其是黄埔师生在东征中为国爱民、奋勇牺牲的革命精神;指出东征的胜利是革命官兵英勇战斗的胜利,也是东江民众大力支持、援助的胜利,还是新型军队政治与军事相结合的胜利,归根结底是国共合作的胜利、是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胜利。他特别指出,国共合作是完成“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国民革命使命的需要,我们应该坚持。至于提供名单,此事关系两党,须请示中央才能决定。最后,他号召在坐军政官长继续为北伐、为扫除全国军阀、为赶走帝国主义侵华势力而再建战功!
下午,汕头各界几十个团体召开了有数万民众参加的,庆祝国民革命军东征胜利大会。恩来和蒋介石等军政领导出席了大会,并发表了演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