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文革初期,有一次周恩来接见红卫兵,有的红卫兵站起来说:“总理,你不要和稀泥!”周总理郑重地说:“我就是和稀泥,我是八级泥瓦匠,专门和稀泥,但我和的是革命稀泥!”说得不少红卫兵都笑了起来。
   有的红卫兵还提出问题要求总理再讲讲。周总理用沙哑的嗓子说:“如果一天能有25个小时,我就再讲下去!”
《我给周总理当联络员》刘景林 炎黄春秋 2004年第12期
1972年9月30日,周总理等陪同到中国来签订中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为中日邦交正常化做出贡献的日本田中角荣总理大臣访问上海后,由沪回京。叶剑英副主席、李先念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和首都6000多名群众,前往首都机场欢迎。为此,新华社记者写了一条消息,重点报道了周总理一行由上海回来和首都群众的欢迎场面,但没有报道中日建交这件大事,一行人的名单又是按原有的党、政、军领导常规的顺序排列。
   此稿送给周总理审阅时,他严肃地提出如下批评:一是做任何事情都要作具体分析,不要没有针对性;这次是中日建交,稿中没有写中日建交的标语,欢迎总理有什么用?为什么欢迎?二是名单都是老一套的党、政、军领导人排列,这次是搞外交,你们这样写,不是成了新的“八股文”了吗?要打破旧的框框嘛!三是上面讲什么,你们就写什么,有什么就写什么,什么也不考虑,这是不行的,要认真思考。
……
  1974年初,有次周总理会见外宾后,我将稿子送上。周总理照例拿起笔审
阅修改。只见他拿笔的右手抖得厉害,但竭力克制着,让颤抖的手平静下来。我再也忍不住了,几乎哭着说:“总理,请您别写了,您说,我写吧。”“那怎么行呢?有关外事的稿子不认真看过,怎么得了!”周总理严肃地说。待他最后签完名,又冲着我慈爱地微笑一下,说:“我这不是很好吗?!”

……  
   1972年8月17日晚,来访的瑞典乒乓球队同中国男女乒乓球队在首都体育馆
进行友谊比赛。在比赛场地上,我们的许多记者围在球台周围,一个个举起照相机,咔嚓、咔嚓不停地拍照。然而他们没有想到,由于这道“摄影人墙”
的阻挡,观众看不清双方运动员比赛的实况。在场的周总理看到这种状况后,又及时地批评说:“这些记者们,怎么光顾自己抢镜头呢?我们要有群众观念嘛!”
   国家体委有关同志立即下台叫记者们离开赛台,可摄影记者们还不太愿意。事后,当他们得知这是周总理的指示时,不禁人人深感内疚。一个资深摄影记者由衷地对我说:“这是总理给我们上的最生动的群众路线课啊!”
  江山 《在晚年周恩来身边采访》百年潮 2009年第3期
修订附录‘化学元素周期表’时,修订小组根据科学院化学所资料列了103种
元素。汇报时总理说,现在又发现了两种新元素,是105种了,并让修订小组再去化学所了解。化学所说确实有两种新元素,但是在命名上有争议.一个是
‘苏修’命名‘美帝’不承认,一个是‘美帝’命名‘苏修’不承认,所以没有提供。结果修订小组采取在表上列出但暂不写名的办法解决了。”

……

《新华字典》这一版的附录,增加了“节气表”。节气表中的日期,编者们没有注明是阳历还是阴历。细心的周总理发现了编者的这一疏忽,特意在“节气
表”下加了括注:“按公元月日计算”。[, 作为这一版修订工作的参加者之一,商务印书馆政治编辑室退休编审汪家熔先生也对笔者谈起过这件事。汪先生还特别对笔者强调,这几个字是周总理‘ 用铅笔”加上的。
……
张稚枫、方厚枢这两位当事者都回忆到,周总理亲自过问了《新华字典》的定价。张稚枫先生说,周总理在1971年3月23日就《新华字典》所做的口头指示
中.还特意询问字典“准备定价多少?”n调总理不仅关心字典的定价,要让读者买得起:还体谅出版者的难处。周总理就如何降低成本做了具体的指示。袁亮先生说.周总理在1971年6月24日,在听取全国出版工作座谈会领导小组成员、部分代表、《新华字典》修订小组成员的汇报时,当有关人员“汇报到每本成本0.73元。北京地区印量大,每本成本大约0.6元,边远省印数少成本可能要高一些时,他说:‘人数少的省,别的省印一下就行了嘛!像西南在重庆,西北在西安,中南在广州,这样印的多一点,可能划得来一些,这个要算经济账,一个地方多印,成本就可以低一点。”’
张稚枫先生回忆说:“1971年4月12日,周总理接见全国出版工作座谈会领导小组成员和部分代表。他看到《新华字典》样书封面书名是拼集鲁迅的字,便说:我就不赞成这样拼凑字作书名,拼字不是艺术。”“鲁迅没有给这本字典题过字。鲁迅在世时,还没有简化字。这个‘华’字还不是凑成的吗?这是不尊重鲁迅。将来一考证,说你们尽造假。还是老老实实的好。封面不要用鲁迅的集字,不要弄虚作假。你们这样搞。我就不批准。”⋯
    金欣欣 《周恩来总理与《新华字典》1971年修订重排本》
到玉泉山游玩,与当地老乡聊天.老乡指着一堵长长的围墙告诉我说:"玉泉山最美的景色在围墙里面,以前没有这道围墙,老乡们在地里干活的时候,就常常可以看见主席和总理的身影."
     一个四十多岁的人说:"有一天,我放学回来,总理老远就招呼我:'小朋友,过来,过来.'我高兴的走了过去,周总理问我:'你上几年级呀?'我回答了.总理说:'把你的书本拿出来,我考考你.'我把书本递给了总理.总理就提问题.我答对了,总理就微笑着表扬我;我答错了,总理就耐心地给我讲解.总理讲的,比我们老师讲的都好!"说道这里,那人双眼夹满了泪水,他捏着袖子,慢慢的擦拭.我看得出,那人一脸的幸福.因为他那泪水是从甜蜜的笑中溢出的.
     另外一个老乡讲了一个故事更加感人.他说:"有一年初秋,玉米地都一人多高了.到中午吃饭的时候,警卫们才发现总理不见了,大家都吓坏了,慌忙四处寻找.原来,总理在老乡某某人家里吃饭呢.和咱们农民一样,总理盘腿坐在炕上,吃着窝窝头就着咸菜,和一家人边说边聊.警卫们找着总理后就站在老乡的家门外,大气都不敢出.总理出来看见后,就生气地说:'我和老乡唠唠家长,你们慌张什么?你们要知道,共产党就是鱼儿,人民就是水;鱼儿在水里难道还有什么不安全的吗?'"
     是呀,只要鱼儿在水里,永远都是安全的.
博主:一笑了之
参考链接:http://yxlz.bokerb.com/?do=blog&event=view&ids=53983
参考链接:http://yxlz.bokerb.com/?do=blog&event=view&ids=53983
1960年,我陪陪同一个外国代表团受到周总理接见。在整个接见过程中,总理的风采都是动人的,尤其使我难忘的是这样一幅情景:接见完毕,总理和客人告别,闻开我们的桌子,走了几步,却又转回来,俯到那位年青的翻译同志耳边,小声地对她说了一句法语,然后说道:“这句话,不是那个意思。”他亲切地为她讲了几句,才慢慢走开。

王愿坚 《足迹》作者谈 “如何刻画周恩来光煇形象的”!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恩恩,每件小事都是那么合情合理!
返回列表